首页

优美sm网

时间:2025-05-25 00:30:23 作者:俄国防部:俄乌各自交换270名被俘军人和120名平民 浏览量:56055

  3月1日是台湾旅行社“恢复”组团赴大陆游的第一天。据台湾媒体梳理,当天至少有50团、上千名岛内民众前往大陆游玩,上海、重庆、广西、云南等都是热门目的地。不少民众表示,去年听说有机会去大陆团游,就积极咨询旅行社报名,很高兴终于成行。台湾旅游业者纷纷呼吁民进党当局响应岛内民众出游热情,尽快解除6月后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

  台湾近4000家旅游业者中,近九成从事与大陆往来的业务,其中更有许多业者专营大陆市场。民进党当局在选举前承诺,3月会解除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谁知台当局旅游主管机构2月7日突然宣布,原定春节后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团队旅游规划不再进行,岛内旅游业者即日起停止招揽赴大陆的旅行团。针对部分旅行社已招揽成团、出发日期在3月1日到5月31日之间的,仍可出团;但6月1日后不能再出团赴大陆。

  3月1日一早,台湾桃园机场就有民众排队办理值机。“终于可以去大陆玩了”“好期待”“很幸运能出行”……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这些旅客言谈间满是兴奋。

  报名上海团的台中陈先生表示,自己疫情前经常跟团去大陆旅游,这次看到有上海5日团不错,就马上和太太报名参加。游客翁小姐说,她之前就去大陆旅游过两次,觉得大陆还有好多地方可以去。她去年底听到今年3月1日会开放赴大陆旅行团,就马上报了名,今年一度以为无法成行,还好这段时间可以出发。游客董先生说,第一次去大陆,想去看看古迹,比如这次要去北京故宫博物院,让从前在古装剧、历史课本上看过的内容,在现实中找到呼应,未来也很期待到张家界、九寨沟旅游。

  据台湾雄狮旅游介绍,该旅行社3月1日共出发14团、310人,热门旅游目的地包含九寨沟、重庆、张家界等,超过九成是8天以上的长天数行程,不少旅客希望可以趁此机会深度游玩大陆。台湾可乐旅游在3月1日也有近30团、约600人启程前往大陆,3月至5月已承接约1.1万名旅客出团。6月后已报名的旅客,依其意愿尽量协助提前于5月底前出发,也协调少数改以自由行方式前往。

  记者在台湾期间,经常遇到有大陆旅行经验的岛内民众,他们有人对新疆风土人情印象深刻,有人期待再次欣赏东北冰雪风光。退休的梁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大陆旅行过十几次,一直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因为有些文史知识需要专业向导讲解,也因为报团省心省力,她通常选择跟团游。有年长的台湾计程车司机听出记者的大陆口音,也主动说起大陆旅行见闻,一番欣喜的回忆和讲述后,以“可惜现在没办法过去”作为无奈的收尾。

  台湾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对记者说,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台湾民众出境游达1700万人次,赴大陆游约占1/3,这五六百万人次里团客、散客大约各半。两岸旅客相互往来撑起台湾航空业的两岸航线,占台湾境外航线营业额近四成。台湾旅行社绝大多数都有赴大陆旅行业务,其中台湾中南部的中小型旅行社,由于不具备外语能力,只能做赴大陆旅游团。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不但伤害岛内旅游业者,更影响两岸旅游交流。

  “台湾民众前往大陆旅游观光的需求强劲。”李奇岳说,报团旅游对“银发族”和不太熟悉大陆的台湾民众来说是很好的选择,而且大陆地域广阔,很多壮美风景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有了旅行社的帮助,游客可以更好地体验旅游的乐趣。希望民进党当局能正视岛内民众旅游意愿,让民众赴大陆团游不再受阻。

  (本报台北3月3日电)

  张 盼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将派团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 期待会议为进一步凝聚共识发挥作用

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分析人士认为,明年更多稳外贸措施料将陆续出台。

山东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让民众更有“医”靠

早稻生产加紧展开。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开始陆续插秧。在种粮大县海丰县,今年当地扩大了早稻生产托管服务规模,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插秧、收割等全过程服务。在广西,水稻种植面积现已超过2600万亩,今年当地加大了智能化农机投用数量,目前共投入3000多台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装备、7000多台农用无人机。

天都试验星传回最新地月合影

在家中安装红外、水表检测、电流检测、烟感、门禁和紧急按钮的“智慧六件套”,如果12小时用水不足0.01立方米、48小时没有进出大门记录等,装置便会发出预警,方便街道或居委会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独居老人的情况;

乌鲁木齐公园秋色浓郁

解伟回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助力稀土产业的想法,7月28日有了新进展。当天一早,他用完早餐后,便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当地企业、科研院所进行考察、交流,甚至签约。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十六次排除延期清单

治理赤字更加严峻。世界正面临多重治理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数字鸿沟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治理缺位。新冠疫情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全球治理体系这台机器越来越滞后于时代,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运转失灵,亟待改革完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